來源:天下網路書店
<簡介>
3趨勢,成為未來的人才
面對景氣翻揚,你得預先掌握未來趨勢變化、做對決策,才能在新一波就業市場反彈中搶佔先機,成為企業等待的人才。
各種景氣預測紛紛出籠,但大體不脫「溫和復甦」的基調。影響所及,職場開始蓄積一股蠢蠢欲動的能量。從今年開始,你得大膽揚帆、主動出擊。
你必須掌握更多景氣之外的變化,才能搶先成為未來企業等待的人才。
有3大趨勢跟2大態度,是所有上班族計畫生涯再啟動前,不可不知的線索。
趨勢1:
「大製作人」當道,整合力出線
不管是「π型人」、「T型人」還是「工型人」,都不足以描繪未來人才出線的特質,最新的趨勢是:每個人都要有獨當一面、整合原先分屬不同職能的本領。簡單地說,人人都要能當個「大製作人」。
當「雲端運算」正如火如荼發展,或「電子書」成為業界討論最熱門的話題時,科技創新正不斷打破既有產業價值鏈,不同領域互相整併,掀起前所未有的戰局。對工作者來說,「不但面臨工作產品的量變,更有工作性質的質變,」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林瓊瀛提出他的觀察。
以媒體工作者為例,在網路整合帶動的數位匯流趨勢下,記者早就脫離單純發稿的角色,必須同時成為具備執行力的企劃,能夠說故事、寫腳本;隨著各種新載體出現,也要能重新切割文章、包裝,適應不同的呈現界面。
培養垂直整合型的「大製作人」人才,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感受甚深。金融海嘯讓一向是資優生的研華,遭逢首次獲利衰退,研華卻利用這個契機,反向進行組織改造。
第一步就是改變工作定義。每條產品線的PM(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不是只出門賣產品,還須具備全權解決客戶疑難雜症的整套服務能力。在「每個PM都是小老闆」的人才訓練下,大幅提升顧客滿意度,也讓研華去年的業績成長由負轉正。
北京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莊淑芬同樣看到廣告人面臨的挑戰。過去業務人與創意人涇渭分明,但現在業務人要有創意,創意人也同時得具備業務頭腦,才能分進合擊,發揮最高團隊戰力。
只有追求結果而非自我導向的「大製作人」員工,才登得了職場紅人榜。未來,專業只是第一把鑰匙,溝通、整合與執行力才是能為企業賺取利潤的終極武器。
不想被市場「下架」,請先培養好自己的「大製作人」能耐。
趨勢2:
「無縫式服務」人才正夯
誰能發掘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提供「無縫式服務」,誰就是服務業的當紅炸子雞。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以位於南投縣日月潭邊的雲品酒店為例,這家飯店從客人進入大廳、等候休憩、享用茶點、帶位到客房,都有一組專門人員負責接待,透過這樣的周到服務,創造高價值。
「能從夾縫中挖掘出商機,自然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將對手甩在後頭,」楊家彥指出。不管是85度C咖啡,首先將「平價咖啡」與「甜點」結合;或是24小時線上購物,連衛生紙也能宅配到家;甚至聯發科以手機晶片席捲大陸市場,都是將「無縫式服務」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例子。
不過,這種特質需要高度市場敏感度,以及對消費者心理的洞察,並不容易培養。自然也就成為企業求才若渴的對象。
如果說訴求創新式「破壞」是服務業的搶手貨,那麼擁有「混血兒」管理思維,更是區域經濟抬頭下身價看漲的將才。
趨勢3:
「混血兒」管理思維勝出
2010年底,以東協為中心、加上中國的自由貿易圈將告成立;5年後,這個體系甚至可能和印度、日本、紐澳整合,形成東亞區域經濟體。「從區域的觀點思考,經營概念就完全不同,」楊家彥進一步分析,區域經濟打通了國與國間的商品服務,以及資金、人才自由流通的隔閡。
若沒有區域經濟思維,勢必難以在激烈的競爭局面中勝出。星展銀行台灣區總經理陳亮承不諱言,在大中華地區興起的熱潮背後,星展銀行培訓 MA(Management Associate,儲備幹部)的第一步,就是讓這些年輕金融家同時與亞洲6國年輕行員建立同袍網路,串起整個亞洲的人脈與商機,更重要的是,藉此讓他們 擁有區域性的思考思維。
「未來,工作不再僅限於一個城市,而是一個區域,混種背景是坐上大位的關鍵,」凱基證券亞太區人力資源部資深協理陳昭伶提出相同的見解。
去年6月出任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台灣、香港及澳門總經理一職的張懷堅正是因此而受到拔擢。張懷堅並不是「純種」的金融家,大學主攻電腦科學的他進入 職場第一份工作是技術工程師。但他很早就發現,在企業中要坐上總經理之位,多半是替公司搶下訂單的業務人才。張懷堅因此決定跨出舒適圈,投入銷售工作。
歷任澳洲外商科技和支付系統總經理、自創企業香港創群科技,以及主管大陸和香港信用卡業務的副總裁後,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希望借重他多元文化背景, 扛下重任。「許多香港年輕人因為國語說得不好,連隔壁的大陸都不願意去工作。猶豫時,機會也消失了。」心中曾以成為「李嘉誠第二」自許的張懷堅,憑藉高度 移動性與國際化的「混血兒」思維,站上職涯高峰。
除了洞悉趨勢,未來職場之路要走得順暢,還必須具備兩種新態度。
「學」態度:「混血兒」管理思維勝出,張開國際千里眼
首先,有雙國際千里眼,迅速解讀世界資訊,轉化為在地觀點,絕對是每個白領工作者不可或缺的裝備。
當「南半球一隻蝴蝶飛過,會引發北半球颶風」的「蝴蝶效應」發展到極致,「除了具備招風耳般的敏感雷達,更要有從資訊洪流中擷取本質的本事,」陳昭伶進一步分析。
「解讀」技術的熟練與否,影響解讀效率很大。代理TOEIC的忠欣公司總經理王星威有一套獨到見解。遇到工作相關的即時國際訊息,他一定先找出原文出處,接著從大量財經雜誌與報紙中,吸取國內整理過的延伸報導,擴大自己對國際事務的架構與論述背景。
「雖然說中文是二手資料,但媒體幫你整理好,可以省掉理解英文的時間成本,」王星威指出。多一個確認出處的動作,則可降低誤解。「這樣能真正『讀』到深度,而不是隻字片語的概念。」
「勇」態度:迎戰不確定,大聲說I Can !
另外,景氣雖復甦有望,但高度不確定性並不因此稍減。《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直接點明:「未來不管是華爾街的金融業菁英,還是中國街頭的農民工,都要有心理準備,面臨完全不同的工作選擇。」
混亂中,最需要的是能勇敢喊出「Yes ,I Can !」的人才。「做好本分已經不夠,更要讓老闆看見你的ambition,」林瓊瀛進一步解釋,與其將這個字詮釋作「野心」,不如說是「企圖心」,積極參與的背後意涵,是對自己職涯有願景、有想法。
從幕僚總經理特助角色出任中鋼行政副總經理的李慶超就是一例。當年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成功大學工業管理所畢業後,他旋即進入中鋼,從工業工程 師做起。在近萬人的中鋼體制裡,每3~5年就接到輪調、外派的指令,一路走來,李慶超面對抉擇,都只有一句話:「Yes,I Can !」
「不會推」的特質,讓他積累管理協調、HR、策略規劃、海外投資等專才,是中鋼少見的多背景幕僚,同時也因為積極主動的個性,被公司遴選到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管理科學碩士。回台後,又被交付成立子公司中德電子,從無到有的將一家公司建立起來。
「要爭取,積極點,多做事,不要推。」12字箴言是不同歷練給予李慶超的啟示,也是他對生存局勢越來越詭譎的年輕世代的工作建言。
做到Good、Great可以靠要求, 但要做到Excellence,一定要靠自己!面對即將展開的一年,你準備好了嗎?只有從現在起走對下一步,贏的生涯才能再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