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管理] 35歲,晉升「三有族」(上)


35歲時,你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當「新35而立」取代了過去的「30而立」,
與其將這個數字視為生涯魔咒,
你可以用更從容的姿態來迎接它。
有錢、有夢、有自由,一次到位!

文/黃亞琪
From: 2010年6月 Cheers雜誌

35歲,是不是一個讓你煩惱的數字,儘管它還沒立即到來?

就像一個魔咒,從進社會開始,它似乎就不斷提醒你:這是一個人生能繼續向上,還是只能在現狀停留的“checking point”。有人從1年、2年、3年.....之前就開始焦慮,還有人從踏入職場那一刻,每天就眼巴巴地望著它跑。

32歲,運動管理系畢業的林書愉,目前的工作是知名連鎖運動中心教練。「再3年我就35歲了!不能這樣下去了!」她急得跳腳。雖然不到「入不敷出」,但林書愉每個月的薪資,剛好應付房租與基本生活開銷。「年齡越來越大,存到房子頭期款的希望,好像越來越渺茫。」一向掛著笑臉的她,沈默了一分鐘後,才緩緩道出躲藏在工作壓力下的焦慮。

歐斯麥,1977年次,擁有理工、商學和法律3個台灣大學學位,目前是法意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剛結束一段為期6年的感情。「工作是每天的重心,寫書,還要思考公司未來方向,時間根本不夠用,」歐斯麥其實很想成家,只是:「沒有一個女孩子可以忍受一天工作16個小時的男友。」

「我不希望30歲以後,人家問我:你會什麼?你在做什麼?我講不出來,」他一心希望35歲前創業有所成,儘管不得不付出感情寂寞的代價。

再過3個月將正式跨入35歲門檻的徐佳馨,名片上的頭銜是:不動產住商企劃室主任。她是典型現代高教育、高成就女性,喜歡工作,也想要婚姻跟小孩。拉開徐佳馨的線型人生,傳統的「五子登科」,她都「按時上車」,僅僅「生孩子」這件事,她無法按表操課。

「想要順其自然,但始終覺得有件事卡在哪裡,」儘管另一半並沒有給她壓力,可是不想遇上高齡產婦的危機,現在的徐佳馨全力衝刺人生課題的「最後一科」。

「沒錢的害怕買不起房子;有房子的擔心沒時間結婚;結婚了又煩惱生不出小孩.....」,幾乎是這個時代迎接35歲來臨最普遍的心情。為了解上班族面對35歲的態度,《Cheers》雜誌在Facebook上進行調查。當問及「面對35期限,會令你感到焦慮嗎?」1,055位尚未跨入35門檻的職場工作者中,將近7成比例的答案是:會。


歡迎光臨新「35而立」時代

集體焦慮其來有因。翻開《論語》:「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大大地告訴每個人,人生如果要「30而立」,就要像孔子一樣,15歲時立志向學,經過15年的學習,一直到30歲,博覽群集,禮樂射御書術樣樣精通,才能有所成就。

「30而立」被世代相傳,它就成為一道具有儀式感的密碼——反覆提醒你前路漫漫,準備怎樣規劃、把握自己的人生節奏。

2,500年後的今天,「30而立」的觀念依然影響著年輕一代,但現實環境卻讓這想望出現不同的風景。事實上,「新35而立」的概念,已然取代了過去的「30而立」。

35歲這個數字,勾起的大眾共鳴有多強?看看大幅佔據書店的35系列暢銷書,就給出答案。自己剛跨過35歲的《35×33》系列叢書操盤手、我識出版集團主編陳弘毅說,從2005年出刊以來,《35×33》系列在台灣、中國、韓國、日本和泰國累積銷售量已突破100萬冊。光是第1本《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累積銷量就達40多萬冊。因為太好賣了,今年3月第8本《35歲前要懂的33個法則》上市。「我身邊很多30出頭的朋友,手邊都有幾本這樣的書,買了能帶來安心吧!」陳弘毅說。


問題是,大家到底在焦慮什麼?

你焦慮什麼?
調查中,「你覺得35歲前,一定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高居前3名分別是:「結婚或者有個固定的伴侶」(29.0%)、「擁有自己的窩」(26.4%)和「升上管理職」(19.6%),遠勝出「完成一件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事情」(14.3%)以及「生個可愛的寶寶」(7.4%)(圖表3)。顯然,財富,尤其是置屋,工作與伴侶是大家最重視的前3大項目。

至於問到:「你認為35歲前,手頭上可以自由運用的閒錢應該有多少?」時,回答「100~200萬」(43.8%)最多(圖表4)。這數字背後反映的,是渴望經濟游刃有餘帶來的自由。

事實上,30歲的焦慮之所以向後遞延到35歲,不乏時代背景。1972年次,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璁觀察,今天的“thirty-something”(30歲~39歲)進入社會後主要打拼的階段,恰好是台灣社會變動最大的10年(2000~2010年),「從來沒有一代人,像他們一樣處於一個『做什麼都不奇怪,想突破卻分外困難』的環境。」

李明璁指出,就學時間不斷延長,後青春期持續蔓延,這一代進入社會的時間越來越晚,30出頭還是「社會新鮮人」所在多有。內(進社會的延後)、外(社經發展的停滯)衝擊下,造就出「繞路人生」,如果直接用年齡跟上一代對比成就,當然就顯得落後,更讓人焦慮。

不過,撇開「比較」不談,35歲的確是個內省、回顧、前瞻的好時間點,因為放在人生的時間軸上,它比30歲更具有多重意義。

最近,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針對4萬名歐洲人進行了一項「歐洲社會調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調查中問受訪者:「你認為青春何時結束,老年何時開始?」英國民眾回答「青春結束」的平均年齡,正好是35歲。


35歲:能力放大鏡

青春結束的另一面,意味各方面都臻於成熟,因此職場上,35歲也是企業檢視人才能力上限最愛用的基準點。一位人資主管就說,應徵者如果超過35歲,衡量他的標準一定是從管理職出發,延長思考到他未來5年、10年間可能帶給公司的影響力。「我最怕聽到對方說還要『來學習』,要學的以前早該學了!」

反過來說,對個人來講,35歲則是最好的向上攻擊點。台灣東芝國際採購執行副總經理陳彥佐不諱言,到了35歲,會自我期望往管理職晉升,因為這是爆發力最強的時候;若無法更上層樓,自我認同與成就危機當然也就更大。「前兩天,就有一位35歲的同事找我談職涯問題,想升遷還要等機會,想出走又怕沒位置。」

《Cheers》在Facebook上的民意調查顯示,過了35歲者的過來人中,高達3成以上的人用「任勞任怨就是工作」一詞,來形容自己的「前35(25~35歲)」的生活(圖表9);另一方面,問到「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選擇,你會希望在35歲來臨前,做到哪一件事」時,「出國念書」(21.9%)、「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20.2%)的實際性,遠遠勝出「好好存錢」(17.9%)、「獨自到國外自助旅行」(14.6%)、「創業」(12.4%)和「維持身材不要發胖」(5.3%)等選項(圖表10)。

到底,要破除35歲的焦慮魔咒,在35歲正式來臨前,應該怎麼做?要如何從「無力、無奈、無法度」的「3無族」,順利晉升為「有錢、有夢、有自由」的「3有族」?

態度上,首先,別怕「大器晚成」,不要因為急著追上別人,盲目下決定。

>>下篇待續

沒有留言: